藥王人物銅雕塑

孫思邈具有高尚的醫德,一切以治病救人為先。他關心人民的疾病痛苦,處處為患者著想,對前來求醫的人,不分高貴低賤、貧富老幼,親近疏遠,皆平等相待。他出外治病,不分晝夜,不避寒暑,不顧饑渴和疲勞,全力以赴。臨床時,精神集中,認真負責,不草率從事,不考慮個人得失,不嫌臟臭污穢,專心救護。特別是他提倡醫生治病時,不能借機索要財物,應該無欲無求。他這種高尚的醫德,實為后世之楷模,千余年來,一直受中國人民和醫學工作者所稱頌,被尊稱為“藥王”。
孫思邈不用動物入藥。他說:“自古名賢治病,多用生命以濟危急,雖曰賤畜貴人,至于愛命人畜一也。損彼益己,物情同患,況于人呼!夫殺生求生,去生更遠。吾今此方所以不用生命為藥者,良由此也。”
人物銅雕塑是造型藝術的一種。又稱雕刻,是雕、刻、塑三種創制方法的總稱。指用各種可塑材料(如石膏、樹脂、粘土等)或可雕、可刻的硬質材料,創造出具有一定空間的可視、可觸的藝術形象,借以反映社會生活、表達藝術家的審美感受、審美情感、審美理想的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