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鋼熊貓雕塑

大熊貓已在地球上生存了至少800萬年,被譽為“活化石”和“中國國寶”,世界自然基金會的形象大使,是世界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旗艦物種。據第三次全國大熊貓野外種群調查,全世界野生大熊貓不足1600只,屬于中國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截止2011年10月,全國圈養大熊貓數量為333只。大熊貓最初是吃肉的,經過進化,99%的食物都是竹子了,但牙齒和消化道還保持原樣,仍然劃分為食肉目。野外大熊貓的壽命為18~20歲,圈養狀態下可以超過30歲。
大熊貓的發現在西方世界引起轟動。從那以后,一批又一批的西方探險家、游獵家和博物館標本采集者來到大熊貓產區,試圖揭開大熊貓之迷并獵獲這種珍奇的動物。其中包括美國羅斯福總統的兩個兒子西奧多·羅斯福和克米特·羅斯福。兩兄弟先是到戴維發現大熊貓的寶興縣,一無所獲,然后又進入大涼山。在越西縣他們開槍打死了一頭大熊貓,作成了標本帶回美國。以后又有德國、英國等國的探險家獵獲大熊貓,從中國獵人手中收購的就更多了。一時間不少西方國家的博物館里都有了大熊貓的標本。但他們始終沒能捕獲到一只活的大熊貓。
玻璃鋼動物雕塑是造型藝術一種,又稱動物雕刻,是雕、刻、塑三種創制方法的總稱。由于中國動物雕塑起源于工藝美術,因此大部分動物雕塑作品具有很強的裝飾性和實用性;注重動物形態刻畫,并對塑像加彩,塑繪結合,互相補充,使得作品具有和繪畫一樣的美感和欣賞價值;注重以形傳神,以凝練的動物雕塑語言,表現高度的意象美。
隨著歷史的不斷發展,時間的不斷推移,動物也是這個地球中的一份子,動物的形象多種多樣,數量繁多。從古至今有關于動物的經典故事與體驗,不同的動物在人們的心里也就有著不同的心理感受。由于中國的動物雕塑最先是起源于工藝美術的,到了現代,玻璃鋼動物雕塑的大部分作品也都具有很強的裝飾性和實用性。在玻璃鋼動物雕塑的刻畫上,注重以形傳神,以凝練的動物雕塑語言,表現高度的意象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