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青銅塑像

馬克思創立了偉大的經濟理論。就他個人而言,他的極其偉大的著作是《資本論》,馬克思確立他的闡述原則是"政治經濟學批判"。馬克思認為,這是"政治經濟學原理"的東西,這是"精髓",后來人可以在這個基礎上繼續去研究。馬克思認為資產階級的滅亡和無產階級的勝利是同樣不可避免的。他和恩格斯共同創立的馬克思主義學說,被認為是指引全世界勞動人民為實現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偉大理想而進行斗爭的理論武器和行動指南。
馬克思積累了非常淵博的知識,他的知識領域包括哲學、經濟學、法學、宗教學、邏輯學、美學、政治學、文學,史學,語言學,翻譯,工商業實踐,甚至還觸及數學、自然科學等。他能閱讀歐洲許多國家(據說是十幾二十種)的文字,能用德、法、英三種文字寫作。
馬克思認為,在人類歷史上,科技的進步提高了勞動生產率,從而剩余產品增多,使得人類有可能在自身中實行腦體分工。這種分工一方面大大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和文明的進步,使人類從原始社會的野蠻階段走了出來,進入文明時期;另一方面,腦體分工本身就是最初階級劃分的基礎,由于分工和私有制的出現,使壟斷精神生產的剝削階級分子與承擔全部體力勞動的勞動階級處在根本利益相互對抗的關系之中,人類自此進入階級社會。階級社會幾千年的發展,不過是剝削階級對勞動人民剝削的程度以及勞動人民對剝削階級依附的具體方式的變化。馬克思認為,人類歷史發展的階級社會階段中,階級斗爭是不可避免的,階級斗爭本身就構成了人類歷史發展的一種推動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