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雕塑人物

張仲景除了擁有高超的醫術并且有優良的醫德,在當時古代封建社會,迷信巫術盛行;張仲景理直氣壯地用醫療實效來駁斥巫術迷信,解救了許許多多的窮苦人并奉勸人們相信醫術,很好的維護了老百姓的財產和生命安全。人們把坐在藥鋪里給人看病的醫生,通稱為“坐堂醫生”,用來紀念張仲景。張仲景在醫學上的精益求精和救民的正義感實乃為后世的楷模和學習典范!
張仲景畢生專心研究醫學拯救世人,直到與世長辭。晉武帝司馬炎統一天下后公元285年,張仲景的遺體才被后人運回故鄉安葬,并在南陽修建了醫圣祠和仲景墓。目前在南陽市有醫圣祠,是紀念張仲景的地方。
《傷寒雜病論》序中有這樣一段話:“上以療君親之疾,下以救貧賤之厄,中以保生長全,以養其身”,表現了仲景作為醫學大家的仁心仁德,后人尊稱他為“醫宗之圣”-醫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