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園廣場銅雕馬

馬雕塑具有良好的品質和個性,而且,它的個性是非常剛烈的。我們看到的馬都是外形非常溫順的,是一位沉默不語的忠實朋友。但是,在它無語的外表下,它的內心卻有著很嚴明的原則。馬,雖然是被人類馴服的動物,但是,如果你不是一個真正的好騎手,它是不會讓你騎在它的身上的。所以,人在馴服馬的時候,不僅僅需要勇敢、需要力量,更需要智慧、需要藝術、需要你的關心和愛撫。
馬的忠誠本質更是令人贊嘆不已。馬被人類馴服后,就成為了人們生存中的助手,最初的形式就是駕役。所以,戰國以前,馬和車是在一起的,很少有人會單獨騎馬。馬又是能力、圣賢、人才、有作為的象征。古人常以千里馬來比擬人才。相傳一批才華卓越的人才,共同輔助周天子的天下大業。后人將周穆王的八駿,比喻本領非凡的賢良人才。古代還有著名的千金買骨、伯樂相馬等典故,將尋找人才比喻為尋千里馬,說明求賢若渴的道理。秦時期趙國的王良、秦國的伯樂、等都是相馬的專家。又被喻為善識才、善舉才者。 可見,馬是朝氣、活力、堅韌、向上和人才、智慧的象征。
廣場銅雕以永久性的可視形象使每個進入所在環境的人都沉浸在濃重的文化氛圍之中,感受到城市藝術氣息和城市的脈搏。佇立于各個城市的廣場銅雕,不僅僅是為了美化環境而建立,廣場銅雕的存在,還體現了這個城市的精神面貌與城市的文化建設。從對廣場銅雕的觀圍,想像出雕塑師當時的思想活動,給人以無限的遐想,在有限的空間內,塑造人們精神的無限空間。紀年性是廣場銅雕傳播文化的一個重要方式,通過對歷史事件,人物的刻畫與表現,重現了當時的歷史的英雄人物及時代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