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公傳說的人性與世俗性
在關公傳說中,有一類不含信仰因素或信仰成分相對淡薄的傳說,這便是反映關公作為一個普通人的性格與世俗生活的故事。在老百姓心目中, 關公不僅是一位下凡的天神,是一位英勇善戰、忠義神武、智勇雙全的戰神,以為愛民助民的太陽神、水神、雨神、送子神、鎮宅神、財神、各行各業的保護神;關公同時又是一個磨豆腐的出身的普通人,傳說他賣過豆腐、賣過糧食、綠豆、扎賣過掃帚,還打過鐵。他善良、正直、富有同情心,注重感情,見義勇為,富于自我犧牲精神。關公的這種普通人的品質,在民間故事中得到了生動而細致的描述。關公的人情味和世俗性,正是民間傳所所獨具的特色,也是關公傳說在民間廣泛傳播、永不衰竭的根本所在。關公的民間傳說既充滿神奇色彩,卻又人情味十足。我們不妨舉關公的紅臉長髯為例。關公相貌奇特,“身長九尺、髯長二尺,面如重棗”民間傳說里說,關羽原來是個白臉大漢,是因為犯了命案,在外逃的時候,改了容顏,成了紅臉長髯,才得以逃脫追兵。那么是誰幫助他改變面容的呢?故事里常見的說法是觀音化裝成一個老太婆,用佛法使之改容。《解州鹽池草龍的傳說》里說,觀音抓了一把紅土,放在缽內,加水一攪,抹在關羽身上,使之脫胎換骨,成了一個渾身紅色的娃娃;又讓他吃了芝麻,于是立即長高,并增添了無窮的力氣。這種靠神力使英雄改容、快速成長,并具有非凡力氣的情節,是民間故事是常見的模式,觀音的出現,使關羽的傳說蒙上一層佛教的靈光。
下一篇:
對于校園文化的簡單介紹
上一篇:孔子的思想道德教育在現在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