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材質 匠心工藝 質量保障 工期保障 運輸保障 7×24客服
            當前位置:卓景雕塑> 有問必答> 拴馬樁-中國的古老文化

            快速導航

            公司新聞 行業新聞 有問必答

            聯系信息

            24小時熱線:181-3202-0826

            在線QQ:929898591

            郵箱:929898591@qq.com

            工廠地址:河北省石家莊新樂市正莫開發區

            拴馬樁-中國的古老文化

            拴馬樁在現代社會中我們是很少見到的,其實拴馬樁可以說是中國的一種古老的文化。青石雕造的樁,凝重地兀立在觀眾農舍門前。歷史的風風雨雨,剝蝕不去它古拙生動的風神,依然是一派世俗的人情味,依然袒露出秦人尚武的性格。斷殘的雕像,暗示著千百年的民族滄桑;斑駁的樁體,呈現出一絲誘人的神秘。

            拴馬樁石雕,龍九子拴馬柱
            史書上沒有文字記載,就因為它是民間工匠的手藝,煌煌佛國石窟,赫赫皇族陵寢,尚且沒有創造者鐫名的權利,更何況散落在鄉野僻壤的殘石斷樁。&;雖復塵埋無所用,猶能夜夜氣沖天&;,是金子,總會閃光。從造型的直觀性入手,揆諸史料,考其流變,對研究中國民間雕塑史,也許有拾遺補缺的裨益。多年來,&;拴馬樁&;的提法,似以被學術界公認。但作為考察者之一,我心里一直不踏實。因為從造型風格看,它們不是同一時期的產品,并非每個村每一戶都有這樣的樁,也并非每個樁體構造和高度都便于拴馬。若專為拴馬,門前非馬廄。


            院側另蓋的&;跨院&;才是馬的專用建筑。在四合院的街墻上,以鐵環鑲入墻體、高度一米有余,即為拴馬專設。門前拴馬,只是臨時便宜之用。對精打細算生活簡樸的農戶來說,如此雕飾石樁而只為臨時拴馬,似奢華的不近情理。藝術總是產生于特定文化模式之中。在渭北農村,尤其是韓城、合陽、澄城、白水、富平、大荔一帶樁頂多見雕飾胡人形象。這個特殊的藝術現象,須從民族發展史考察。